[類別] 標題 | [11402696]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辦理「社會情緒與倫理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實踐論壇」及工作坊,請各校鼓勵教師踴躍參與,請查照。 |
---|---|
單位 / 發佈人 | 學特科 / 簡宗德 8360430 |
時間 / 點閱 | 2025-03-19 12:35 / 95 |
內容 |
一、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140個國家的教育部發布了實施「社會與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的十大基本原則,開始推廣SEL計畫,我國教育部亦公布「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劃」,強調"社會情緒學習"的重要性。SEL包括:1.注意力訓練,2.慈悲心和道德辨別力,3.系統思維,4.復原力和創傷知情實踐,提供給學習者認識自己、理解他人、關懷世界的教材,實施對象從幼兒園到中學生,不僅為學生,也支持老師,進一步幫助家長,共同為下一代培養內心平和而努力。 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系執行教育部師資培育研討會計劃與利仁基金會合作邀請美國Emory University CCSCBE中心主任Prof. Lobsang Tenzin Negi和SEE Learning 助理主任Tsondue Samphel來台,於民國114年3月23日(星期日),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辦「SEE Learning 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供同步翻譯)。並邀請目前國內在幼兒園、小學、中學與大學實踐SEE Learning教師,分享實踐經驗。活動議程與報名資訊如(附件一)。 三、該校正向發展與社會情緒學習中心為提升教師實施社會情緒與倫理學習知能,與利仁基金會合作邀請美國Emory University CCSCBE中心主任Prof. Lobsang Tenzin Negi和SEE Learning 助理主任Tsondue Samphel,於民國114年3月29~31日(星期六、日、一),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舉辦「SEE Learning教育準備者工作坊II」,活動內容與報名資訊如(附件二)。 四、美國Emory大學的「冥想科學與慈悲為本倫理中心」發展出「認知為本的慈悲訓練」(Cognitive-Based Compassion Training, CBCT),旨在培養個人的慈悲心與情緒韌性。CBCT融合現代心理學與神經科學。訓練的重點在於改變個人的認知方式,幫助參與者發展對自己與他人的關懷,最終提升心理健康與社會連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正向發展與社會情緒學習中心與利仁基金會合作邀請美國Emory University CCSCBE中心主任Prof. Lobsang Tenzin Negi和SEE Learning 助理主任Tsondue Samphel,於民國114年3月22日(星期六)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辦理「認知為本慈悲訓練一日工作坊」,活動內容與報名資訊如(附件三)。 五、請各校鼓勵教師踴躍參加,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與相關工作坊可取得研習時數。 |
附加檔案 | 114臺北教育大學公文.pdf 附件一:2025社會情緒與倫理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pdf 附件三:認知為本的慈悲訓練一日工作坊.pdf 附件二:教育準備工作坊課程表.pdf |
行政公告 學特科 簡宗德 發佈時間:2025-03-19 12:35